English

燕园散记

1998-04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燕园真美。我们住进这大园子里,住成一名大学生(其实是老学生)的模样,燕园乐了,耐起性子陪我们读书。

燕园的早晨像少女。这少女常披一袭薄雾的面纱,摇着绿树的秀发,借未名湖水的倒影梳妆。当我们沿着绿草芊芊的小径晨跑时,燕园就放飞一群不知名的鸟儿鸣啾着为我们引路。

树林深处,有斯诺长眠的地方,有李大钊的铜像,还有塞万提斯青铜的目光注视着我们,因此当我们跑步时,脊背上总能感到某种神秘的电流在颤动。

未名湖的石舫,停泊了不知多少年,它温驯地驮着我们,向一轮朝阳驶去。前方的博雅塔坦然地屹立着,仿佛知道石舫的企图。

这一对老伙伴很幽默。

燕园的中午像教授。静静地,沉思地,不动声色却又热烈异常。他把大片的浓荫慷慨地施舍给我们。倚在他的树影下,看蓝天悠悠,白云??,灵魂都能被静得出窍。

燕园的中午没有炎热。树太多,草太密,花儿又太热情。愿意卧在草丛中睡个午觉,你会觅到天下最佳的梦境。

这梦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。

燕园的黄昏像风韵独具的美妇人。

她似乎告别了青春,但青春并没有舍她而去。残阳的面庞,半遮半掩在西山的峰顶,余热与余晖使燕园偶有莫名的焦灼。于是她请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出面,组织一场接一场火爆炽热的游戏,这游戏在我们来说是精力过剩,在燕园来说是黄昏胜景。

假若不愿到球场去凑热闹,燕园还有绝佳的去处。邀几位好友,蹬几辆破车,携几瓶啤酒,一直沿校内的小河骑出去,骑出东角门,在博雅塔的注视下,向燕园的兄弟——圆明园出发。用不了几分钟,你就拐进了这举世闻名的“园中之园”的怀抱。

于是你倘佯在一片思古之幽情中,你凭吊大水法的残柱,感叹那“一把火”之可恨;你从福海的碧波里,打捞一个民族的湿淋淋的叹息;然后向石柱上的新月,讨几缕清婉凄切的诗思。

最好是寻一处平坦的草地,坐下来,斟满酒,聊聊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:先天下之忧而忧;“五四”校庆之夜的狂欢;6月份柴庆丰被小流氓杀害后引发的风波;改革与物价;“黑道红道黄道”说,即大学生们毕业后三条选择之路———博士、从政、经商。反正天南地北一通神聊胡侃,酒兴方浓,再向茫茫圆明园吼上两嗓子,喧泄够了,拜拜!回燕园喽!

平时你到哪儿去找这么惬意的地方?若不上北大作家班,我至今还不知燕园有如此迷人的魅力。

在燕园住了四个多月,刚来时春草初绽,尚有几星萧索;离别时正值盛夏,小雨非要润润燕园的面颊,使别情添了浓浓的湿意。我骑车驮着行李,驰出北京大学的正门时,才猛然发现:燕园已把一种温馨的情思,托付给我;也将自由与民主的气质,镌刻在与她共同生活过的每位学子的灵魂中。

作者简介 高洪波,1951年12月生,内蒙古人。曾在部队、报社等单位工作,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,《诗刊》主编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